翻譯

讓語言測驗成為服務學生的診斷工具

若教師也能脫去對考試的既定觀感,回復其單純的語言能力診斷的功用,並且抱持積極的心態來運用語言測驗的工具分析學生能力,調整教學目標及訓練重點,相信教師個人華語文的教學品質必定能夠持續成長且成熟。

我當前的主要的行政專職是研發分班、跳級及獎學金測驗卷並且進行施測服務,幾經嘗試至今,慢慢將語言測驗恢復到其最原始且單純的功用:幫助我跟學生共同客觀地得知其整體語言能力的水準及聽、說、讀、寫上個別能力表現。因為一份客觀的測驗題卷,讓我可以為每一位新生分析其當前華語水平,並且經由討論及說明,協助新生建立準確的學習目標。 而學生主動申請跳級就讀時,亦可經由測驗分析學生對於自我認定的語言能力及實際的語言能力表現是否相符合。有時學生認為自己的能力已經足夠跳級就讀,但測驗結果可能顯示出學生的聽說能力已達跳級水準,但是其對於辭彙精準的語意判斷或者篇章書寫能力上,尚顯得不足。這時因為一份客觀的測驗工具,讓我可以客觀而精準地為學生說明其在此一等級中,其聽說讀寫個別的語言能力表現,以及應當留心增強的語言項目為何。講解完測驗結果後,學生臨走前,我常會以鼓勵的語調對其說:你的口語表現的很好,只要繼續將你強項保留住,然後將弱項補強上,等你再次準備好了,一定可以順利跳級的。 未通過測試並不代表失敗,而是藉由一個比較客觀的測驗工具讓學生了解學習語言的盲點所在。雖然是學一門外語,細而分析之,其實學生要學習的語言技能相當多,各項技能雖都有關連性,卻不可以混為一談。練習聽,就學會聽。練習說,就學會說。練習看,就學會看。練習寫,就學會寫。這是語言技能的奇妙之處,沒練習到的技能,就會停滯無法進步。

依照我接觸過的例子,有位ABC學生,會聽不大會說,因為他只聽父母說中文,自己卻總以英文回應。有位中高級的日本學生會念課本,卻不會看圖說話,因為他只會認字念讀,卻不太會口說描述。有位來台六年的美國教師聽說流利,卻大字不認識幾個,因為他從未有時間好好認識中國字。這就是我所謂的學習盲點。 因為語言能力其實是多種分項技能的集結表現,當學生專心留意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其聽力正在進步中,但不太表口說能力也同步進步,除非他願意積極地開口表達意見。當學生認真地念課文的時候,其念讀的語音越來越精準,卻不代表其口語表達能力也進步了,除非他將所念讀的內容用自己的觀點重新口述一次,否則他最會的依舊只是念讀而不是說話。同樣地,當學生可以用生詞造句時,學會的就是單詞造句,並無法延伸為篇章寫作能力,除非他從篇章的起承轉合構思開始著手,再運用生詞及語法書寫成文章。而經由聽說讀寫的分項測驗,讓我可以診斷出學生的語言能力表現,當然無意中也反應出教師於課堂練習中可能的偏重之處。 關於考試,有位學生曾對我說過,他討厭考試卻知道考試對他的實質幫助很大,是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我想考試可以增強學習動機,也可以反應學習成果是其優點,至於如何調適考試壓力及競賽的心理?我覺得應當讓語言測驗成為服務學生的工具,測驗結果應當是用來鼓勵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避免產生學習盲點,造成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失衡,而教師也不應將測驗結果視為個人教學成就的評判標準,而是應客觀地將測驗結果設為教學診斷的參考,根據結果重新調整教學目標及課堂練習要項,協助學生能夠聽說讀寫四技均衡地發展。 若教師也能脫去對考試的既定觀感,回復其單純的語言能力診斷的功用,並且抱持積極的心態來運用語言測驗的工具分析學生能力,調整教學目標及訓練重點,相信教師個人華語文的教學品質必定能夠持續成長且成熟。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blog.sina.com.tw/chinesemap/article.php?entryid=280302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碩翻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raua5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